你家孩子的这项指标 将纳入政府考核


4月7日

教育部印发

《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

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明确了

学生总体近视率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工作计划》明确,要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和确保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视力监测制度,及时把视力监测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按规定上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系统。


《工作计划》明确,要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保落实“双减”政策,继续指导各地落实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的要求,加强大数据监测,防止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反弹。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充分发挥课后服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要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与健康课,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完善体质管理体系。


《工作计划》还明确,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要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相关背景及原文可以查看原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中央宣传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医保局、中国科学院、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司),部内有关司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坚持切实增强合力、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确保实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的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完成年度评议考核、近视率核定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主要任务,在征求并采纳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23年3月27日


附件:

《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这些近视防控知识要知道

↓↓↓



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通俗来说,我们可以把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眼睛的屈光系统就是“镜头”,相当于调焦系统,眼底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底片。近视的时候,底片就不能清晰地呈现相机拍摄的远景,相当于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出现哪些信号要警惕近视

1

看东西变近:孩子看东西离得很近,例如,看电视、读书或者玩电子产品的时候眼睛距离很近,写作业时弯腰弓背,等等。在正常的距离看不清,必须通过拉近眼睛和物体的距离才能看清,喜欢凑近屏幕。眼睛处于调节异常、紧张痉挛的状态,表现为看远不清,一方面会形成假性近视,另一方面更易引起视疲劳,加快真性近视的形成和进展。

2

喜欢眯眼、皱眉、歪头、仰头看东西,经常拉扯眼角:孩子眯眼和皱眉以及拉扯眼角这些小动作可以使眼睑遮挡住部分瞳孔,较少弥散光线,改善视力。拉扯眼角还能压平角膜以改变屈光力。这些都可以让轻度近视的孩子视力短暂提高。同样的,歪头、仰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孩子看东西的屈光状态,从而看得更清楚些。

3

经常揉眼睛、频繁眨眼:一些孩子因为近视看不清物体会产生眼睛不适,还有用眼过度导致视疲劳,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用手反复揉眼睛。频繁揉眼可能加重孩子的近视和散光。

4

其他行为异常:孩子写作业时抄字不整齐,或者变得脾气暴躁,甚至厌学;变得不喜欢和人打招呼,容易情绪急躁;和小朋友关系变得不融洽;等等。这些变化都可能是发生近视的预警信号。当孩子不能清晰视物的时候,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发现孩子近视怎么办

发现以上近视信号,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或视光机构进行眼部检查,主要包括视力、眼底、眼轴、屈光度数等,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和假性近视。散瞳验光是一种诊断性的检查方法,对于儿童近视防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

散瞳验光:孩子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很强,如果验光时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孩子又处于假性近视期阶段,验光结果就可能包含了假性近视的度数,导致眼镜度数不准确,影响屈光发育。散瞳验光可以放松睫状肌,这时的验光的结果更客观、更可靠。

2

确诊真性近视:一旦孩子被确诊为真性近视,应积极配合眼科医生进行矫正,同时也要做好近视防控的工作。

近视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形成个人、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多位一体的立体防控网络,有效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更多护眼小技巧

戳图了解

↓↓↓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教育部网站、微言教育、健康中国、央视新闻、河南省教育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湘微教育

THE END